首页品牌代理配件产品商城案例贴吧知识

地方分站

中俄天然气谈判再陷僵局 中石油称进口1方亏0.8元

2011-12-12 00:00:00   来源: 巴巴传媒   人气:

      在非常规天然气数量迅速增加和各国减排的巨大压力下,各界对天然气在本世纪扮演的角色越来越乐观。从过渡性能源到主导能源,再到"天然气世纪",近10多年以来,这种优质碳氢化合物的地位一步步被推高。
  国际能源机构(IEA)不久前发布的预测显示,目前占全球能源一次消费24%的天然气,将会在2025年超过煤炭,而再过10年的2035年,它将会与石油的消费比重相当。
  在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还不能担当主力、煤炭消费逐步被压制、石油前景存在巨大变数的当下,天然气无疑被赋予了更多的想象。
  全球范围内,能源的气体时代也许会随着上述结构的变化不期而至。
  在中国,天然气的消费量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了63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了21%,全年消费可能超过1300亿方。
  而到"十二五"末的2015年,根据相对中性的预测,我国天然气消费将达到2600亿方,2020年将达到4000亿。由于国内供应相对有限,谁来满足中国未来的天然气需求成了时下热议的话题。
  为了满足未来巨大的天然气供应缺口,中国的进口通道已从海陆两线先后拉开,中国东部沿海已经投产的LNG接收站达到了4座,仅上半年进口量就高达72亿立方米,而2015年LNG接收站的数量将达到16座。
  2010年底开通的中亚天然气管道,今年上半年的进口量与海上进口平分秋色,也达到了69亿立方米,成为了我国西北地区名副其实的能源大动脉。
  在西南方向上,正在建设中的中缅油气管道,2013年投产后将每年输送1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而每年输气量高达680亿方的中俄天然气管道,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谈判之中。
  可以肯定,至少在2020年前,上述"四大通道"满足我国天然气需求不会存在太大变数。未来天然气发展的制约在于国内--管道建设滞后和气价改革停滞不前,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与美国国土相当,而我国的天然气管道仅相当于美国的1/10,难怪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江冰如此感慨:"制约未来中国天然气发展的不是气源,而是基础设施。"而天然气价改的进展缓慢,也拖了天然气快速发展的后腿。在中俄天然气谈判中,中国230美元/千立方米的出价,比俄罗斯352美元/千立方米的要价足足低了122美元,但即便如此,按照当前国内天然气的零售价,230美元的出价,每立方米也要亏损1元人民币。
  管网的建设能够很大程度上拉动消费,而价格改革能够增加供气积极性,让气源更加充足。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中国的"能源气体时代"也许不久就会到来。

内容整理由巴巴传媒旗下——中国壁挂炉网发布

来源:巴巴传媒   责任编辑:

品牌视界

巴巴传媒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客户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隐私声明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巴巴传媒 京ICP备10028109号-10 Copyright © 2006-2014 bgl88.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