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专家谈两国天然气合作应从战略高度协商
2011-12-12 00:00:00 来源: 巴巴传媒 人气:
“中俄能源合作很有前景,等到明年3月俄罗斯大选总统确定之后,到5月份,中俄之间的谈判肯定能达成。”在8月17日北京—莫斯科中俄专家视频连线座谈会后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庞昌伟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这次交流会上中俄专家就两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未来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便宜天然气的时代已经结束”
俄罗斯社会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塔基亚娜·米特罗娃讲述了天然气不再便宜的原因。“现在我们一般是将天然气和石油价格挂钩,”塔基亚娜·米特罗娃说,“这样的话,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天然气价格也随之上涨。”另一方面,她表示,因东西伯利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健全,造成开采成本高于西伯利亚的开采成本。“便宜天然气的时代已经结束。”她说。对此庞昌伟表示,双方在价格上的分歧由来已久,目前因中国国内对天然气的定价确实不高,因此在进口天然气的过程中也需要寻找相对便宜的价格。他解释说这是因为中国也面临着两难。“一方面中国现在能源需求70%依靠煤炭满足,如果天然气价格过高会很难取代煤炭,但同时价格过低又影响着中国的油气企业到国外购买开发天然气。“工业天然气价格应该上升,应该鼓励能负担得起的企业使用天然气,不然的话,就算我们进口的中亚天然气价格不高,但依旧是亏损。”庞昌伟说,“中国天然气价格机制需要一个理顺的过程。”
“中国能源需求有多种满足方式”
“2013年中国天然气的自产量将突破1000亿立方米,同时煤层气的产量也将达到150亿—2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产量将一直增长,到2032年达到一个极值,而中国的页岩气开采技术也走向世界前列。”庞昌伟表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孙永祥认为,以世界人均24%的使用率来看,中国的天然气开采和使用非常少。据在场专家预计,2020年中国的消费量将达到4500亿立方米,需要50%的进口。
俄罗斯社会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能源与交通研究室室长伊戈尔·通贝格对中国在美国购买的页岩气开发技术表示兴趣,他询问中国目前的技术发展到什么阶段。中方专家肯定了对最新技术的开发,同时也对页岩气开采的困难做了说明,“页岩气的开采非常浪费水资源”,孙永祥对此遗憾地表示,“中国又是非常缺水的国家”。庞昌伟则对中国煤层气的储量非常有信心,他表示中国煤层气的开采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的需求还是有多种实现方式的。而中国在中亚、中东等地区购买天然气的行为也受到了俄方专家的关注。
“双方应进行战略性协商”
“双方合作不仅仅是价格问题,计算方式不一致等许多细节问题会使双方都退一步。”塔基亚娜·米特罗娃表示。孙永祥建议双方进行战略性协商,他认为俄方在能源战略性方面有一定的规划,但中国对今后能源运用却没有任何长期的战略性规划,“据我所知,我们只有五年规划,这就造成一个问题,如果俄罗斯方面真的同意一下子出售7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过来,我们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利用了。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能源战略做指导的话,是会造成很多问题的。”同时,中俄双方专家都认为中俄有十分有利的合作空间,譬如漫长的边界线,一方拥有巨大的储量,一方拥有巨大的需求,双方应培养共同的市场。“中俄也应建立像俄国与东盟一样的良好合作关系。”俄自然资源垄断问题研究所所长尤里·萨基扬表示。
俄方专家表示,虽然中国目前的市场状况不符合俄罗斯对天然气市场的习惯性看法,但俄国天然气集团仍然会考虑到中国来进行建设,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服务。中亚国家早早进入中国市场不是坏事,可以先完善了中国国内的市场规则,到时也将利于俄方进入。
来源:巴巴传媒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