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品牌代理配件产品商城案例贴吧知识

地方分站

新奥能源能否收购中国燃气

2011-12-12 00:00:00   来源: 巴巴传媒   人气:

    新奥能源联手中国石化收购中国燃气还在继续,但中国燃气似乎并不看好新奥能源的收购实力。近日,接近中国燃气董事会的消息人士向《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除了对目前收购价格的不满意之外,也对新奥能源的收购实力非常担扰。

  上述消息人士认为,一旦中国燃气被新奥能源和中国石化收购后,新奥能源的负债率将超过100%,而更为担扰的是新奥能源与中国燃气在业务上不能发生协同效应。

  “目前正在观望新奥能源的各种审批及其股东大会对中国燃气的收购意见”。中国燃气相关人士表示。

  该人士还表示,新奥燃气和中国石化的收购是一场没有获邀请的收购,至今联合体没有与中国燃气董事会接洽,这起收购完全是一个机会主义的行动。他们提出收购的时候,是公司股价处在比较低的一个时期,当时中国燃气的股价是2.8港元/股,主要受公司董事长出事的影响,这不并不能反映中国燃气的价值。

  不过收购方却认为此前提出的收购价是合理的。接近新奥能源和中国石化的内部人士在接受《证券市场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中国燃气的业务资产比较好,但就整个公司而言管理层存在瑕疵。公司高管出事后,股价迅速下滑恰恰能说明这一点市场对管理层的担忧,收购方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次前的收购价格已能反映公司价值,目前不会考虑加价。

  截止2月10日,中国燃气收盘价格为3.68港元,比新奥能源和中国石油(601857,股吧)提出的要约价格高出0.11港元。上述接近中国燃气的消息人士认为,未获邀请的收购价格应该比当前的股价要高。

  2011年12月13日,中石化和新奥能源发布公告称,以167亿港元(约合136亿人民币)收购中国燃气已发行所有股份。新奥能源承担收购费用的55%,中石化承担45%。要约价格为每股3.5港元。

  接近中国燃气的消息人士表示,这是一起现金收购,如果新奥真的参与收购,其负债率将超过100%,暂不说其股东是否会通过,仅从收购动机就难以理解,新奥为何要花那么大的代价收购一个并不控股的公司,而且在业务方面协同效应不大的情况下。

  按照公告,新奥能源将通过贷款及自有资金支付55%收购价,中石化将通过信用证及自有资源现金或其他融资支付45%。

  而中国燃气消息人士表示,公司更看重中国石化的资金实力,更希望真正的大买家是中国石化,而不是靠贷款来收购中国燃气的新奥能源。并且认为若通过贷款收购中国燃气,未来新奥能源自身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高负债率将进一步影响新奥能源的股价。

  事实上,在发布收购公告的第二天,也就是2011年12月14日,中国燃气复牌高开近20%。但新奥燃气开市见过1年新高29.7元后,急泻而下,高低位跌幅近16%。随后股价连跌3日,累计跌幅达12%。三大评级机构,标普及惠誉更将新奥列入负面观察名单,穆迪或因此降低其评级。

  但中国燃气消息人士指出,要达到50.1%的股权收购,需要争取更多股东的支持。如果只是此前的收购要约价,很难达成一致,对新奥的收购实力无比担忧。

  2月3日晚,中国燃气发布公告称,近4000名员工联名发函,反对新奥能源及中石化提出的收购要约,并表明员工相信现任管理层是日后有效管理公司的最佳选择。

  而收购联合体在声明中表示,已经注意到反对收购的声音,中国燃气员工担心收购对他们自身可能带来影响的心情可以理解,收购联合体无意对目前中国燃气的员工聘用做出任何调整。

  接近中国燃气的消息人士表示,员工的反对属于个人意见,并不代表公司的立场,只要价格合理能满足股东的要求,也愿意与收购方谈下去。

  接近中国燃气的消息人士表示,中国石化不仅在业务上与中国燃气有协同效应,而且中石化的资金实力比较雄厚。此前中国石化就持有中国燃气的股份,此次收购更希望由中石化来主导。

  中石化内部人士透露,未来中石化对下游的城市燃气市场比较看好,未来发展城市燃气是企业的一种考虑,收购中国燃气也是有这方面的规划在里面。

  中国燃气公司目前拥有中国内地最大天然气项目组合,并拥有重要的液化石油气业务。在151个市/区拥有管道燃气业务、9个天然气管理输送项目、11个液化石油气码头、44个分销项目以及12个压缩天然气加气站。截至今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1%,达79.12亿港元,毛利同比增长31.6%。

内容整理由巴巴传媒旗下——中国壁挂炉网发布

来源:巴巴传媒   责任编辑:

品牌视界

巴巴传媒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客户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隐私声明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巴巴传媒 京ICP备10028109号-10 Copyright © 2006-2014 bgl88.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