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品牌代理配件产品商城案例贴吧知识

地方分站

“民资入气”起步 天然气市场化布局依然遥远

2011-12-12 00:00:00   来源: 巴巴传媒   人气:

      日前,由国家能源局牵头制定的《天然气基础设施与运营建设管理办法》正式征求意见,明确天然气基础设施运营企业应该提供非歧视性服务,不得排挤其他天然气经营企业。隆众石化分析认为,民资入气之路或将由此开启,但面对三大巨头的垄断优势,民间资本能走多远尚待观察。

      多年以来,我国天然气市场在垄断经营格局下形成了价格倒挂的局面,最终出现了“卖得越多,亏损越大”的怪圈。2012年,中亚进口天然气到岸完税平均价格比国内平均出厂价还要低1.5元/方;今年上半年,我国天然气消费842亿方,而全国上半年天然气产量仅为589亿立方米,预计今年天然气需求缺口将超过400亿方。倒挂格局下的亏损令上游企业也难有动力去扩大天然气投资建设;来源充沛且富于竞争力的社会资本便成为新的选择。

      本次管理办法明确在管道、地下储气库、LNG接收站等天然气基建方面实行第三方准入制度,民资有望逆流而上打入上游供应领域,从而最终形成“气与气”竞争,即天然气供应商之间通过竞争而定价的市场机制。但当前垄断企业的资源掌控依然是社会资本发展的门槛。现阶段我国超过70%的天然气都是由中石油提供,中石化和中海油又占去20%,其余企业只占有不到10%的份额,垄断格局或将长期是天然气市场的主流。

      隆众分析师司书威认为,民资入气只是个开始,除去要面对垄断企业的主场优势,后期的“弹簧门”效应也是对社会资本的考验。因为天然气管道建设是一个长期性项目,不仅前期投资巨大,而且回报周期也较长;如果缺少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很多民资会最终选择退出,重蹈前期铁路吸纳民间资本的覆辙。我国天然气市场化布局依旧任重而道远。

内容整理由巴巴传媒旗下——中国壁挂炉网发布

来源:巴巴传媒   责任编辑:

品牌视界

巴巴传媒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客户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隐私声明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巴巴传媒 京ICP备10028109号-10 Copyright © 2006-2014 bgl88.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