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来袭 南京天然气保供遇"尖峰"挑战
2014-02-10 16:20:14 来源: 中国壁挂炉网 人气:
一场雨雪让今天成为入冬以来最冷一天。天然气保供的压力再次让供气方南京港华绷紧了弦。这样的天气下,天然气的日消耗量将直逼300万立方米,形成新的需求尖峰。
天然气的供应有特殊性,看主城内居民用气量曲线图,4到11月份的主城民用天然气消耗量基本平稳,12月份到来年的3月份之间,用气量就会骤然增加,形成一个尖峰,这个尖峰主要来自于燃气采暖设备的增加。由于天然气相对固定量的管道供应方式,数倍于平日的、突然的尖峰对全市的天然气保供形成了严峻挑战。而近年来,随着安装采暖设备家庭的增加,这个尖峰的顶峰值还在不断上升。作为南京主城天然气的供应商,如何应对这一“尖峰”就成了南京港华的新课题。
需求有峰值: 居民采暖导致用气量成倍增长
“比如一般的三口之家,在非寒冷季节,一天的天然气消耗量不超过2立方米,主要用于烧饭和洗澡,可是一旦气温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打开燃气采暖设备之后,用气量就会激增到接近20立方米。而且,全市的用户会在差不多时段开启采暖设备,全市的用气量会在一天内激增数倍。”据南京港华介绍,粗略统计,目前南京主城大约有3万多户家庭安装了燃气采暖设备,而在2011年,这一数字只有大约1万户。这一数字预计将以每年1万多户的速度增加。
据了解,我市主城现有110万户居民天然气用户,加之其他的商业用户,主城内今冬以来最高的日消耗量为278万立方米,而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平均的日消耗量只有约110万立方米,居民采暖需求的增加,将使这一供需差距进一步拉大。
采购量固定: 主要源于西气东输以及川气东送
从2000年开始,我市燃气的供应完全市场化,财政不再投入设施建设和补贴企业运营,天然气的供应格局基本为三分天下,在主城区,南京港华燃气公司负责经营管理,主要是满足民用气和商业用气。在江宁区,天然气的供应单位是华润燃气公司,在江北地区则是中燃城市燃气公司负责运营。由于江宁江北是工业用户占据大部分,所以全年的用气需求相对平稳。
经营的公司不同,但是气源的来源却是相近,都是从不同的地方接进西气东输或者川气东送的主管道。比如,主城区的供气主要就是川气东送靖安门站和西气东输东阳门站接入,天然气高压主管道从东阳沿312国道进入亚东地区之后,沿着绕城公路环绕全市,再由无数中低压管道接进千家万户。目前主城内的燃气管网长度大约2600公里,这一数字还在增加中。
天然气的供应有特殊性,由于是管道运输,所以南京的采购量是基本恒定的,以1为系数的话,供应量可在0.8到1.2之间,大约20%之内浮动,可是一旦进入需求高峰,最高的日需求量可达到2.8,远远大于供应。
供需差距大: 增量成本高,价格或成调控杠杆
为了弥补供需差距,南京港华燃气历时8年、投资近3亿元,共建成6个液化天然气储罐,储存量达900万立方米。在冬季用气高峰期,公司气源采购小组还要分几路赴山西、内蒙古等气源地抢购,增加供应量。去年开始,南京港华燃气在上海石油交易所平台竞价采购液化天然气,这种新的“液态交易、气态交割”模式运行后可在冬季高峰每天增加55万立方米的供应,但仍不能填补供需的差距。
天然气需大于供的情况是全国普遍的现象,国家发改委两年前提出计划运用价格市场化的手段来调节供需关系,我市去年开始对天然气实行阶梯价格,按户计算阶梯式气量及价格,分为15、15—50、50以上三个阶梯,销售价格从每立方米2.2元到3元不等。但是即使最高的民用价格也只有南京港华燃气额外采购气价的一半,这样的价格倒挂直接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针对这种供需差距和价格倒挂,我省有城市提出可以从抑制需求角度来控制,如果家庭要安装采暖设备,得先提出申请,同时对每户人家的天然气消费总量进行控制;也有城市提出通过价格杠杆来调节;在我市,民用天然气的价格是否会增加第四个阶梯,目前尚在讨论中。
来源:中国壁挂炉网 责任编辑:雨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