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个部委联合印发文件鼓励在供暖季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其中,浅层地热能被视作清洁取暖的重头戏之一。按照相关规划,“十三五”时期,我国将积极推进水热型地热
1月9日,农民日报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局获悉,2017年全市完成农业籽种设施“煤改清洁能源”105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市政府安排的79万平方米的任务。同时,同步实施
光阴穿梭,岁月更替。在过去的一年里,壁挂炉行业可谓是经历着革命性的进展变化。在这大盘点、齐总结的时刻,也别忘记壁挂炉产业一年一度的大事迹——优品+壁挂炉应
清徐县“煤改气”工作共涉及5个乡镇1个街办43个村(社区),19197户,截至目前,中低压管道已铺设31.9808万米,覆盖率98%;管网入户累计完成18862户,完成率98.25%;壁挂炉完成
市燃气集团近日公布,本市10个区328个村的12.6万户已用上管道天然气。同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个对华项目落户北京,2.5亿美元将助力农村“煤改气”工程。 2
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推进,北方地区“煤改气”工作得到跨越式发展,尤其农村“煤改气”在今年下半年受各地强制性政策影响呈集中式爆发。近期,由于供
实施气代煤、电代煤(以下简称“双代煤”),是我国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深化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的一项决策部署。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从省大气办获悉,2017
今冬席卷全国的气荒虽有种种特殊情况,但根源是油气体制改革滞后,长期积累的矛盾被引爆。若不从病根入手治疗,气荒将是常态。 去年11月以来波及全国20多个省区、至今未平
最近“气荒”问题广受关注,有人认为民用“煤改气”导致天然气需求暴增。今年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 清华大学研
在壁挂炉采暖过程中,房间温度会出现异常,无法达到目标温度值,主要有三种现象:热水正常,但不能进入采暖状态;壁挂炉很快就达到设定的温度,但散热器不热;采暖系统运转正常但环境温度
昨日,全国中东部地区多省市迎来了今年的首场降雪。新年的第一轮雨雪即将进入鼎盛阶段,暴雪导致多地出行受到影响。 雨雪降温,家用中央空调、壁挂炉等涉水设备的防冻也不可
在2017年最后几个月的日子里,中国液化天然气价格一路疯涨,创下了历史新高,个别地区LNG加注价格甚至突破了10元大关。虽然目前天然气价格已经回落,但这股涨价潮让人印象深刻。
12月12日,太原市南下温村,村里从今年10月份就通了天然气,黄色的燃气管道贴着墙垣通进村户。 2017年12月18日,山西太原市西山脚下的风声河村,一条运煤铁路从村中穿过。
随着最后一台热泵主机顺利通过调试,江汉平原上一座以清洁地热能作为热源的地热站正式投入试运行,这标志着华中地区最大的地热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已全部顺利投产并达到设计
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在加大,在新能源得到成熟发展和普及之前,燃气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主要能源,西气东输带来了丰富的天燃气资源,煤改气工程一方面改善了环境,另一方
按照国家“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要求,安徽省滁州市2018年将逐步拆除老旧小区原有的燃煤锅炉供暖,改为地热、燃气、热电厂余热等多种清洁能源形
在我国北方的冬天,很多家里面的人都会选择使用燃气壁挂炉进行取暖,但是人们在进行选购以及安装之后,必须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另外对于燃气壁挂炉取暖怎么用,人们是需要知道,
面对即将到来的降雪降温天气,西安市各大热力企业将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启动供暖应急预案,保证居民正常供暖。 据了解,今年采暖季西安市共有集中供热锅炉81台,其中12台为燃气
气温骤降,2日,在位于洛龙区的洛阳八中家属院,81岁的退休教师陈敬之打开家里的燃气壁挂炉,一会儿屋子里就暖和了。他笑着说,2017年冬天,他家第一次用上燃气壁挂炉,还享政府补贴,他
2018年的第一个工作周,和想象中元气满满的新年开场不同,小寒将至,全国大面积雨雪降温即将双重来袭,这下,一条秋裤怕是不够了! 气象台显示气温骤下,连手机都会“冻傻&rdq
现在的壁挂炉使用起来是比较安全的,因为壁挂炉带动的供暖系统都有很多安全保护措施,但是还是有许多细节方面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那就是壁挂炉的防冻问题。寒流已于本周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做好采暖季清洁供暖工作,既要大力提升供暖清洁率,又要千方百计保障城乡居民温暖过冬。通知明确,各地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应严格遵循“
“拧开燃气阀,打开壁挂炉开关,水马上变热,不到1小时室内温度就上来了。”聊起壁挂炉取暖的好处,盘山县甜水镇一创村赵尚吉如数家珍,“温度上来以后,能够保持恒
对于装了采暖炉的家庭来说,每年冬天都会陷入这样的“纠结”:开着暖气家里好舒服!可是看着燃气表的字跳得飞快,又好心疼!怎样用暖气比较省气?在今年天然气供应整体紧
今年进入供暖季以来,华北空气质量较往年同期大幅改善。这其中离不开“煤改气”工程的贡献。但紧跟着的“气荒”出现,让一些人批评中国大力治霾不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