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气壁挂炉市场发展快速
2011-12-12 00:00:00 来源: 网络 人气: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韩国品牌为代表的燃气壁挂炉进入中国市场后,中国的燃气分户采暖市场开始启动,经过几年的发展,市场品牌逐渐增多,竞争态势日益加剧,并且国产品牌发展快速,欧洲品牌增长最快。市场销售情况一路看好。
有数据表示,中国境内燃气壁挂炉产品每年都在以20%---50%的速度增加,2002年市场容量是5万台,2003年是6万台,其中国产品牌占其总销量的20%。但从大的环境看整个中国的市场销量仍与欧洲国家有差距,欧洲2002年的销量达到了400万台。
壁挂炉产品在国内增长快速与国家宏观发展有关。在宏观环境发展方面,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将西部丰富的天燃气引入中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到2003年有数十个大中城市近3亿人用上天燃气;国内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全国上市的商品房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且多居室公寓,高档商住用房,别墅的比例将上升到25%左右;再就是民用供热的市场化,人们对优质生活的追求,治理环境污染以及节约能源需求等等,都将为燃气单元式传热系统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也为壁挂式采暖炉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由于政府大力推广,北京地区成为中国最大的燃气单元式供热系统市场,也是目前广大用户,房地产商以及政府部门受益最大的城市。而在西安,兰州,青岛,济南等城市,燃气壁挂炉作为热源的新型分式供暖系统也逐渐流行,甚至在温暖的长江流域,例如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也逐渐被许多追求生活的用户所接受。据阿里斯顿北京地区经理杨绪强介绍,2002年起阿里斯顿开始在中国进行市场推广工作,2003销售量突破18000台,可见燃气壁挂炉已经逐渐被中国的消费者所接受。
同时,国产壁挂炉品牌发展较快。国产燃气据企业看到市场商机后,以自主研发,合资,贴牌,组装等方式迅速推出本土品牌,利用本土优势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以前单纯是欧洲企业间竞标高端楼盘的已经转变为欧洲品牌与国产品牌同时竞标。业内人士认为,国产品牌发展活跃与其本土化优势分不开,本土化为其减少了关税支出,加之劳动力便宜,促使国产品牌价位低于国外品牌,另外国产壁挂炉企业均是业内知名燃气具企业,如长青,万和,半球,迪森,美的等企业实力雄厚,技术均来自于欧洲,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其中迪森公司于1992年率先开发出中国新一代安全,高效,节能,占地少,环保效益好的热能设备——中央锅炉。目前迪森已开发制造出五大产品系列;燃油/燃气中央锅炉,电热中央锅炉,燃油/燃气蒸汽锅炉,燃煤锅炉,壁挂式家用热水机等一百多个品种。
据悉,在欧洲,燃气壁挂炉已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消费产品。我国燃气壁挂炉相对于欧美国家及日本起步较晚,这是由于我国北方地区一般采用传统的集中供暖,但由于长期热力费难收,采暖能耗大等问题,很多城市在新楼盘设计时已考虑分户采暖,两用炉作为分户供暖产品之一抓住了机遇。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韩国品牌为主的品牌将两用炉的概念带到中国,如庆东,瑰嘟啦咪等。接着欧洲品牌进入中国,其先进的技术与良好的运行质量在中国市场增长最快,如阿里斯顿,博世,德美拉得等。
市场在发展的同时产品在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第一,大部份消费者对两用炉的认识还较低。第二,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气源温差很大,要让一种标准产品适应所有地区的难度很大,这就要求各厂家具有针对中国气源状况进行气源二次开发的能力。第三,用户的操作水平和厂家的售后服务能力方面也存在问题。在欧洲,有专业的安装公司进行安装和售后服务,而且用户对产品的了解也较多;而在我国,一般是由代理商来操作,有些代理商对产品并不了解,因此经常碰到各种问题,欧洲厂家经常抱怨在欧洲销售了10年都没问题的产品,为什么一到中国就问题多多。第四,与燃油和燃煤锅炉相比,燃气两用炉的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经很低,但是还存在一些污染,特别是在密度较高的小区,如果用户都使用两用炉,将会产生低空污染。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